自1780年以來,Chaumet 傾注熱情創作非凡珠寶,每件作品皆被記錄於品牌典藏之中。承載豐厚的藝術與文化遺產,Chaumet 秉持文化責任,透過知識傳承、展覽推廣與文物保存三大方向,積極推動文化贊助計劃,開放空間迎接大眾,透過活動分享品牌精湛工藝,並珍藏創作與典藏,為後世留下永恆印記。
自1819年起,Chaumet 即向世人展示其非凡創作與工匠的傳世工藝。同年,品牌第二代工作坊總監朱爾斯·福辛(Jules Fossin)首度於羅浮宮展出鑽石花束作品,此一珠寶藝術傑作更獲得路易十八國王的讚賞。
從北京紫禁城的《尚之以瓊華:始於十八世紀的珍寶藝術》,到杜哈的《Chaumet 與自然靈感》、在巴黎高等美術學院舉辦的《植藝萬千》……近年來,Chaumet 持續於世界各地舉辦展覽,呈現品牌發展脈絡與深具意義的創作主題。
Chaumet 擁有業界最豐富的文獻與實體珠寶收藏之一,典藏涵蓋超過360件珠寶與時計作品、800件模型、66,000張設計手稿與36,000幅照片底片,加上無數歷史寶藏,編織出品牌的非凡傳奇。
若將這些藏品逐一銜接,全長近600公尺,幾乎是艾菲爾鐵塔的兩倍高度。
懷抱對工藝之美的熱愛,Chaumet 致力於技藝的傳承與保存,同時也積極參與家具、繪畫、素描等藝術修復專案。Chaumet 以自身傳承為榮,選擇資助富有象徵意涵的藝術傑作修復計劃,這些作品的元素與我們所珍視的靈感來源深深共鳴,也就是大自然。
近年來,Chaumet 已完成對42本典藏登記冊、540幅手稿、36件收藏珠寶,與28件外部珍藏的保存工作。
Chaumet 亦對尤為矚目的珍品進行修復,包括約瑟芬皇后的結婚禮籃,以及賈克-路易·大衛(Jacques-Louis David)所繪的《拿破崙加冕大典》(The Coronation of Napoleon)等。
Chaumet 亦持續復興歷史名作,如1908至1910年間為葛楚·范德伯爾特·惠特尼(Gertrude Vanderbilt Whitney)打造的鷺羽冠冕,以鉑金、鑽石與藍色琺瑯製成,能透過巧妙設計轉換為冠冕或胸針。原先因歲月流逝而變得僵硬的結構經品牌工匠悉心修復,重拾其靈活可變的模組設計。
Chaumet 經典的三色堇冠冕,同樣在工匠的巧手下重獲新生。這頂頭飾原可藉由精巧可拆的設計元素轉換為胸針,惟隨時間推移,活動結構逐漸固定。修復後的作品重拾模組設計,再度成為可轉換式珠寶,延續原作的巧思。同樣於1920年代誕生的「bayadère」風格項鏈亦於2023年完成修復。工匠歷時近270小時,一顆一顆重新串接逾50,000顆珍珠,讓這件歷史珍寶再度綻放昔日華采。
Chaumet 以分享歷久彌新的精湛工藝為榮,並積極投入新生代人才的培育。近250年來,十三位工作坊總監與無數工匠接續傳承,將豐富經驗薪火相傳。
即便今日,Chaumet 每年仍持續培訓學徒,延續這條傳承不輟的工藝之路。
願望清單
My Cart
EUROPE
ASIA - PACIFIC
AMERICAS
MIDDLE EAST
更改您的配送國家/地區可能會影響購物車內商品的價格和庫存。